中产养娃消费降级潮:砍掉兴趣班多攒钱帮孩子“躺平”

来源:开云网站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03 16:28:04

  随着经济下行和学历贬值,中产家庭逐渐调整教育消费观念,开始考虑兴趣班的性价比和孩子的实际需求。

  2.一些家长选择削减兴趣班费用,如乐器、英语课程等,以节省开支并确保孩子有足够的储蓄应对未来的生活压力。

  3.然而,这些家长仍然重视孩子的教育,会在合适的范围内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。

  4.通过消费降级,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,而非过分追求名牌和成绩。

  中产家庭向来是教育消费主力军。但随着经济下行、学历贬值潮的来临,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:

 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这其中的变化,鱼圈发起一个话题征集,很多家长都在后台问卷中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育儿消费降级体验:

  “以前兴趣班的课包都按照大课包走,必定考虑乐器。现在我直接放弃了乐器,费钱费力,家长痛苦,孩子也不一定喜欢。”

  “线下英语兴趣班转线上课,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式,其他校内不必要的社团不参加了,兴趣班总数会缩减,网课也缩减了一些。”

  从中,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她们对于兴趣班的观点、对子女教育的思考,也看到了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体肩上时,是怎么样影响教育决策的。

  前几年,我们的收入都还可以,一年能达到六七十万。但我们总觉得北京的房离我们很遥远,根本买不起。

  因为没有房贷,那时候我们养娃特别舍得下血本。孩子的吃穿用度都是我能力范围内最好的。一件小T恤就要200多。

  在教育上,我更是花钱不手软。因为对孩子而言,很多时候都是机会成本。一个兴趣班在报考之前,是不可能知道他会不会有收获的。只有上完我才能得出结论,这个钱到底花得值不值。

  所以各种兴趣班我们都没有落下,早教、画画、音乐素养、体能、游泳等等全都安排了。

  然后,我发现某app有《三国演义》阅读课,但是不能单卖,只能买一年的会员,要1500元。没有太犹豫,我就买了。相当于为了一个《三国演义》,我花了1500元,还觉得很值得。

 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,我突然听说买学区房可以让孩子在小学入学顺位上排前一点,如果没房就只能被分到很差的小学。

  我们当时觉得,如果这么大的场合都不能做出决定,这辈子估计真的没办法在北京买房了。于是我们当机立断,买房!

  那会儿我们基本上没有存款,首付150万,我们东拼西凑借了100多万,最终买下了郊区80多方、350万的房子。

  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当时的收入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。反正有现金流、有公积金,债务三四年就能还完。

  谁能想到时代的列车轰隆隆碾过,就在当年,我和老公双双被裁员。我是因为双减,老公是因为经济不景气。

  刚被裁前几个月,我甚至后悔地想把房子卖了,因为反正上学的目的已达到了。一个月12000的房贷、23000的债务,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身上,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

  只是这个收入不稳定,有的月份收入好,有的月份差,但还债却是每个月都需要还的。还债困难的时候,我会晚上难以入睡,入睡后噩梦连连。

  以前我都给孩子买几百块的名牌,去年就统一某音19.9元,夏天的衣服基本没超过30元,冬天就将就着穿穿。以前不爱亲戚邻居们送的衣服,去年以后就觉得多多益善。

  孩子的音体美兴趣班我精简了一些,线上课砍了一部分,某花思维就没舍得给孩子续费。

  当然,教育方面,我现在还是很乐意给孩子花钱的,只是花钱的时候我不会像之前那样轻而易举了,我会货比三家,确认哪个性价比最高、但又最能学到东西。

  今年,经过慎重考虑,我还是给孩子报了英语(25000元)、体育(2000元)、科学(2000元)、线元)、线元)。

  我没有瞒着孩子家里的状况,因为我觉得他需要和家庭共命运,体会有钱、没钱到底是什么感受,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可贵的生命体验。

  我现在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没有特别明确的预期。但我希望他小时候能受到全方位刺激,音体美各种都尝试一下。我不后悔为此所付出的金钱和时间。

  比如说画画,虽然我们花了2万多学了三年也没学出个啥,但我也不后悔。因为我觉得如果不花那个钱,他可能还不如现在。

  从我女儿出生开始,我就全职在家带娃了。家里主要收入是我爱人,一年20多万,没有房贷、车贷,也没什么经济压力,我们的小城生活安然自在。所以我和爱人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毫不手软。

  我家孩子前前后后报过20多个兴趣班。在高峰,我女儿同时上着8个兴趣班,运动、语言、思辨、琴棋书画等所有你能想到的兴趣班,我们都上过。

  1.我家侄子从小享受了南昌最好的教育资源,光补课就花了30-50万。小初一路很顺利,成绩名列前茅。

  但到了高中,当他进了我们全省有名的高中,和全省最有实力的孩子同台竞争,他的天赋不足就完全暴露了出来——成绩开始滑落。

  尽管每天6点起床、12点睡觉,上着600元一小时的课外补习班,他最后也只考了个211。

  不是说211不好,只是和我们从小的预期、付出的时间、金钱相比,确实有差距。

  更为重要的是,侄子的经历让我明白了,小初成绩只能参考,高中才是拼天赋和努力的时候。那小初花那么多钱补课,上兴趣班,似乎就性价比不大了。

  2.我家邻居的丈夫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。他们把孩子送去了英国留学,前后五六年,花了约300万。

  孩子回国后也去了上海,在父亲的介绍之下找了一份年薪30多万的工作。由于父母已经提前给买好了房,所以孩子现在也没有过大的压力。

  300万教育投入,30万年薪,十年就能回本,而且孩子往后余生都会比较轻松。

  我觉得这个回报还挺好。但在这种模式中,教育并不是唯一因素,更重要的还是孩子继承了父母的资源和金钱。

  我评估了我家的资源,感觉给孩子安排工作有难度,更现实的还是留点钱给孩子。

  3.我家老大目前才三年级,但兴趣班费用已超越20万了。如果像我侄子一样一路补上去,少说也得花个一两百万,但其实我也不确保孩子能有什么大成就。

  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我们这里的教育资源有限,纵使我们很努力,跟一线城市的孩子一比,还是有差距。

  我之前买了“圆桌星球”的课,孩子可以跟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头脑风暴。我发现,在课上,北京上海的小朋友都能对主题畅所欲言,但我们家孩子就经常不知道说什么(虽然她之前也上过线下口才班)。

  这都是客观的教育资源差距。一个孩子在南昌算是优秀的,但放到全国,就很平凡。

  把眼光放回到本地,我觉得本地孩子真的都很努力,会读书、会刷题的比比皆是。

  在这个教育体制里,要出头真的太难了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那种厮杀是很残酷的。

  所以我综合考量,还是得省下点兴趣班的钱,多给孩子留点儿现金,以后孩子进入社会了也能更加从容一点。

  有时候我会这么对孩子说:如果你最终未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,没有从我们这个城市走出去,不是你的问题,是妈妈对不起你。如果妈妈再努力点,如果你可以出生在一线城市,说不定你现在就能更加优秀。

  话说回来,我并不后悔以前在兴趣班上投入了这么多钱。因为我还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爱好。

 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,在漫长的人生中,有一个爱好,她就总有慰藉自己的方法。

  在中国的收入分层里,我和老公应该算是“高薪人士”了。我是网络从业者,我老公在银行上班,两人年薪加起来超过180万。

  去年,我们养娃大约花了15万。晚托3000每月,钟点工阿姨4000每月,一天3-4个小时,一年加起来差不多7-8万,这是我们的主要支出。

  其它还有一些课外兴趣班,如奥数、英语、足球、篮球、架子鼓、画画、篮球等。

  日常吃穿用度方面,我没有计算。但我家娃不爱吃家里的饭,喜欢出去吃,所以周末每一顿几乎都在外面吃,一周末在吃方面我们要花1000左右。

  照道理,我们的收入覆盖我们的生活没问题。但考虑到手头上两套房子的房贷、孩子初中要买学区房、未来的裁员风险等,我们仍旧是会有一些经济压力。

  因为钟点工阿姨的工作其实很简单,4:30接孩子放学,做一顿晚饭,等我们下班。

  我们只要把晚托班延长到7点半,夫妻俩有一个人轮流7点半下班,就能处理问题了。

  接下来,我还打算给孩子退掉价格6000+的篮球班和1万+的架子鼓班。这样一年又可以省下1万6。

  退掉兴趣班,孩子应该会很开心,因为他比较爱玩,不是特别爱上这些兴趣班。我对兴趣班的定位就是:不为拿结果,只为让孩子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。若孩子不感兴趣,那就断舍离。

  我们目前还有一个潜在压力是过两年要再买个初中学区房,手头上必须得有一些储蓄。

  我是湖南人,大学毕业就来上海工作了。早些年其实也和老公在上海买房了,但附近没什么学区。

  为了解决上学问题,前两年,我们在浦东一所比较好的重点小学边上买了一个30多平、总价300来万的老破小学区房。由于它太小了,根本没办法住,我们每个月还要在附近租大点儿的房,一个月租金也要9000+。

  虽然房租和房贷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压力,但我们也觉得蛮值得的。因为确实附近家长都很高知,孩子们各项综合素养都很高,人均奥数,许多孩子英语水平都达到了小学毕业水平。

  我们计划这一两年看看上海的初中学区房,不需要一梯队的,第二、第三梯队的学区房即可。上海一梯队的学区房价格太高了,动辄十几万。而且我们孩子现在成绩中等,去一梯队也未必是好事。

  关于孩子的未来,我也有幻想过重点高中、重点大学。但回到现实,我觉得我家小朋友不是那么喜欢学习,我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。

  我跟我老公都是第一代来上海打拼的,其实会更辛苦一些,但相应我们也能积累下一些资源。

  我们希望下一代能够有一个比较幸福的人生,他能不用那么辛苦地工作。以后找一个类似于事业单位、公务员的工作,工资不高,但轻松一点就行。

  要找到这样的工作,不需要他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学霸,但需要他至少有一个还可以的本科敲门砖。所以,我们不强求985、211,他能在上海读一个普通的一本二本就很好了。

  但这也不容易,上海中考已达到了五五分流,我们正好排位在50%左右,所以还要规划一下,看看初中学区房。这就要求我们有储蓄,对当前的消费做减法。

  来自上海的企鹅表示,她们家以前每年2次长途旅游,飞机来回加高档酒店,但去年仅去了长沙,来回绿皮火车卧铺。一年若干次的短途游也换成了博物馆、图书馆打卡。

  来自青岛的中年二胎老母亲表示,原来中午热衷跟同事聚餐,现在中午尽量在食堂吃。

  来自湖北的果豆二宝妈表示,这一年旅行取消,医美取消,护肤品从一线降级到是牌子就行了,衣物鞋子包也不买大牌了。

  鱼圈发现,虽然消费降级了,但对于大多数的家庭而言,这并不影响幸福感,反而回归了理性消费。并且,这些降级更会推动家长去思考:养育一个孩子,究竟什么是重要的。



上一篇: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线万元的背后
下一篇:SecurAble测验东西【中文版】
联系我们
1688企业店
开云网站

扫一扫,咨询报价

友情链接

扫一扫下单购买